南京市兴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学期工作计划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项目名称:《包容理念下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二、目标:
1. 观察和正确解读幼儿的行为。继续利用好“游戏检核表”观察幼儿的游戏,借鉴《学习故事》能够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和能力,科学的记录和专业分析。
2.重点研究角色区游戏的项目,给幼儿创设留白区。关注生活活动的价值,探索一日活动指导策略,将课程有机地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
3.丰实幼儿园的资源库。整理园所附近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形成本园的教育资源地图。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园所业务部门资源库。
4.本学期将积累研究经验和资料,申报市级项目,并将借园林式校园创建契机,进行融游戏活动、早期阅读、体育运动和科学探究等为一体的户外环境改造,充分利用本园环境特色,从本园实际出发,真正实现课程的游戏化,将游戏理念、游戏精神渗透到课程实施的各类活动之中,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更贴近幼儿的生活,更贴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更生动、丰富、有趣,更有效地促进幼儿获得新的经验。
三、内容:
1.继续开展教师关于课程游戏化理念的学习与培训。借助网络资源、外出学习、交流研讨,专家解读等方式学习课程游戏化理论和相关文件精神,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念。利用集体学习、分组学习、撰写读书报告的方式有计划的学习相关理论书籍。
2.在上学期游戏检核表使用基础上,强化教师观察幼儿游戏的意识和水平,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和能力,用“包容”的态度负责忠实记录和积极赞美。借鉴《学习故事》能够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和能力,科学的记录和专业分析,开展有图有真相教研活动。
3.借“戏剧节”的开展,将活动中的课程、游戏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
4.研究各年龄班角色区的项目,给幼儿创设留白区并给幼儿留有选择的空间,针对理论学习,对现有成熟区域的空间位置重新划分,要求彼此独立且组织有序,中大班可留白待幼儿意见;各班设置具有班本特色的资源中心、材料库、宝贝箱,在游戏柜里摆满材料筐,以开放性材料为主并制作标志方便幼儿自主管理,物归原处;开学后组织幼儿讨论修订完善已有规则。
5.关注游戏和生活活动的价值,探索一日活动指导策略,将课程有机地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 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月研究入园/离园、一餐两点、如厕/饮水、穿脱衣服/雾水等生活环节的指导策略,并形成符合各年龄段的标准。
6.丰实幼儿园的资源库。整理园所附近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形成本园的教育资源地图。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园所业务部门资源库网络图(教育教学资源库、师培资源库、教科研资源库、德育资源库、家长工作资源库)。
四、具体措施
2017年2月:
1.项目小组学习文件《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交流学习心得。
2.初步制定本学期项目实施方向和内容。
2017年3月
1.细化本学期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共建园的帮扶计划
2.启动教师阅读计划,学习《阅读故事》,并开展有图有真相教研活动(一)。
3.各年龄班研究幼儿入园/离园环节的游戏化并形成文本材料。
4.各班级制定角色游戏计划(每月重点打造两个角色游戏)。
5.申报市级课程游戏化项目。
6.帮扶赴铜井园对接建设/共建方案,了解铜井园项目进展情况,建立互动式管理团队、工作机制、常规制度等。
2017年4月、
1.深入学习包容理念,在有图有真相教研活动(二)中,分享理解包容理念游戏、环境的融合。
2.按计划分章节学习《阅读故事》。
3.各年龄班研究幼儿一餐两点环节的游戏化并形成文本材料。
4.各班级根据的制定角色游戏计划,重点打造两个角色游戏。
5.整理园所附近的自然资源、形成自然资源地图。
6.帮扶铜井园来园半日,进班跟岗观察、交流区角游戏,促进本园整改。
2017年5月
1.按计划分章节学习《阅读故事》,并开展有图有真相教研活动(三)
2.各年龄班研究幼儿如厕/饮水环节的游戏化并形成文本材料。
3.各班级根据的制定角色游戏计划,重点打造两个角色游戏。
4.整理园所附近的社会资源,形成社会资源地图。初步建立园所业务部门资源库网络图。
5.帮扶赴铜井园半日进班跟岗观察,交流促进铜井园整改区角游戏。
2017年6月
1.按计划分章节学习《阅读故事》,并开展有图有真相教研活动(四)
2.各年龄班研究幼儿如厕/饮水环节的游戏化并形成文本材料。
3.各班级根据的制定角色游戏计划,重点打造两个角色游戏。
4.帮扶 铜井园来园重点观察幼儿生活环节,帮助修订“生活环节游戏化”操作手册文本。
5.整理园所附近的家长资源,形成本园的教育资源地图。
6.收集与项目相关的过程性材料,整理材料并找出存在的问题。
7.包容性理念下课程游戏化相关课题阶段性成果、相关论文报告进行阶段性小结。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分析有关文献资料、理论学习深入理解课程游戏化的理念,及时了解专家在课程游戏化研究的及幼儿自主游戏的经验和动态,以便从他人的研究中获得理论和方法的启示。
2.行动研究法:将研究内容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图书角提供多样化的的操作材料,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和总结归纳教学中的因素。
3.观察法:随时观察研究幼儿自主游戏的表现,及时记录并进行分析。教师通过照片、录像、记录等方式观察幼儿游戏行为,并通过诊断、反思调整课程策略。
4.经验总结法:实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总结出幼儿自主游戏的指导策略促进中班我园幼儿在游戏中自主管理的方法与经验。
六、项目研究的预期成果
以《省项目实施要求》为指导思想,通过项目建设,丰富课程游戏化的途径与方式,提升游戏化活动的规划设计能力、组织实施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诊断改善能力等,实现教师由理念到行动的变化,幼儿自主游戏的实现。
1.完成我园包容性理念下的室内外区域游戏环境的整体改造。
2.包容性理念下课程游戏化实施中老师的观察能力、专业分析能力、游戏组织能力的专业化成长。
3.与项目相关的论文、案例研究报告的收集,以及本学期阶段性成果的小结。
4.整理园所附近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形成本园的教育资源地图。初步建立园所业务部门资源库网络图
上一篇:已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