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井幼儿园班级建筑角观摩小结
何云
今天中午老师们利用休息时间,进行了班级建筑角的观摩,总体感觉每位教师都很认真,每个班级也都动起来了,在观摩的过程中我思考了以下问题,不知能否引起大家的共鸣:
1. 建筑角孩子拼搭水平和什么关系最大?老师的精力应该放在那里?背景图片的提供年龄特点是什么?
2. 建筑角的背景应该有哪些板块?这些板块的划分各年级组应该体现怎样的不同?
3. 幼儿的作品栏应该如何做到真正的可变动?
4. 添加辅助材料每个年级组的策略一样吗?我们真的能做到孩子需要我们就能及时的补给吗?那我们还可以怎么做呢?
针对以上问题,以及我们看到的一些教师的做法,我总结了以下策略供教师们参考:
1. 建筑角孩子拼搭水平和什么关系最大?老师的精力应该放在那里?背景图片的提供年龄特点是什么?
孩子的拼搭水平和材料、已有经验有关,老师应该把精力放在如何投放材料和帮助幼儿积累有效经验上,基础材料是幼儿园统一购置,但是辅助材料更加重要。背景图片的提供也应该有年龄特点和阶段特点。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贴一些建筑物的图片,或者是网搜来的一些成品图片。小班的背景图片应该侧重于技能经验的提示,如“围合”“垒高”等,中班可以是一些范例的提示,大班是范例与建筑欣赏相结合。(这就是我让每位教师填表格关注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已有经验的目的)
2. 建筑角的背景应该有哪些板块?这些板块的划分各年级组应该体现怎样的不同?
建筑角的基础版块应该分为:规则类、经验支撑类、作品展示类,其他的可根据自己班级特色设定。小班应该注重经验提升,中大班应偏向作品的展示。
3. 幼儿的作品栏应该如何做到真正的可变动?
用夹子夹照片,或像家长园地那样插,或在墙上贴玻璃纸,照片可以用大透明胶带贴,好撕。
推荐教师用夹子夹,然后做成一本大书,以后别的班级亦可以继续用,同时也和幼儿园的课题相结合。(让幼儿看作品编故事,教师可以记录,还可以延伸出很多的内容。)
4. 添加辅助材料每个年级组的策略一样吗?我们真的能做到孩子需要我们就能及时的补给吗?那我们还可以怎么做呢?
各年级组添加辅助材料的策略不应该相同,小班可以是一些成品玩具类的和一些基础设施(马路、停车场等),中班可以在小班的基础上添一些树木花草动植物和少量的生活中的废旧的可以适合拼搭的。大班这应该有大量的生活中废旧的可以拼搭的物品补充,同时多一些标记等,可以和主题活动相结合。在增添辅助材料时,我们一方面要发挥家长的力量,让他们带、做,另一方面也要充分相信孩子们是能够参与进来的,如大班教师可以放一个百宝箱,里面放一些废旧的边角料和一些制作工具,让幼儿自己按需自作。还可以和美工角结合,让美工活动也服务于建筑角。中班下学期也可以这样做。